《河南教育》(高等教育)雜志 2022年第12期
編者按: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勝利召開。為充分報道河南高校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河南教育》(高等教育)雜志和“河南高教”融媒體矩陣聯合開設《高校書記校長筆談》欄目,集中展示河南部分本科高校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的具體成果,匯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努力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支撐
劉炯天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起論述并作出一體部署,重視程度之高、篇幅之大,在黨代會報告中尚屬首次。如何發揮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既指明了方向,又提出了明確要求。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本在于立德樹人
鄭州大學是全國在校生規模最大的大學。辦好人民滿意的鄭州大學,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p>
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管黨治黨、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壓實黨建工作政治責任,守牢意識形態陣地,使學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高水平黨建和思政工作體系來推動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體系,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站穩立場、把牢方向。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的價值塑造體系,植根中原文化,凝練求是擔當的校訓與文化體系,培養“自信、開放、尊重、堅韌”的鄭大人品格。深入推進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十大育人工程”,培養具有科學精神和家國情懷、適應現代化需要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關鍵在于“中國特色、世界一流”
2017年9月,鄭州大學成為國家確立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之一。伴隨著國家的現代化,學校扎實推進綜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堅持“四個面向”,扎實推進《鄭州大學國家創新高地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方案》實施,加快化學、材料、臨床醫學3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堅持學科特色。在2017年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學科布局中,學校根據河南省產業優勢,確立鄭州大學的資源材料學科;根據河南文化獨特優勢,布局建設中原歷史文化學科;根據河南食管腫瘤高發特點以及學校在食管癌防治領域60多年的持續攻關,布局腫瘤防治學科。
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鄭州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程已經歷兩次轉變:一是國家一流到世界一流的轉變,二是世界一流從目標到過程的轉變。5年來,鄭州大學學科水平與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優勢學科地位進一步彰顯。以世界一流建設學科為牽引,已形成“361”學科體系:重點建設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3個世界一流學科;布局考古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水利工程等6個一流培育與支撐學科;加強物理、數學等一個基礎學科群建設。
堅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定位,積極融入國家創新體系
爭取歷史主動,謀劃辦學定位。2017年,鄭州大學確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辦學定位,形成“以一流建設為主線,以協同創新為抓手,加快學校轉型發展與內涵建設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辦學思路。
篤定目標,推進學校轉型發展。提出并推進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組織體系“雙體系”建設:以學科研究院為“橫梁”、以系或所為“立柱”構建“π”型學科組織架構;推進法人學術單位建設,優化協同創新機制;加大平臺建設和重大項目培育力度。學校不斷推進優勢學科方向凝練、高水平平臺構建、高層次人才匯聚,推進教學研究型大學向研究教學型大學轉型。
主動作為,搭建高水平學科平臺。主導建成的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成為第七個國家超算中心,主機系統持續計算性能居國際同期前列、國內高校首位;正在推進“超強超短激光平臺”建設;與高校、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構重建。圍繞一流學科,建設6個學科研究院: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共建農學院,推進綠色高效農業學科建設;建設微電子學院,組建中原網絡安全研究院;與企業合作建立物聯網研究院、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研究院等;與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現河南省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共建河南省大數據研究院。牽頭建設嵩山、黃河、龍門、龍湖、中原關鍵金屬省實驗室。
堅持學術引領,推進科技自立自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编嵵荽髮W創新能力提升規劃了兩步走:首先是提升學術產出與認識世界的能力,學校近年學術產出與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目前正努力推進“有組織科研”改革與創新能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強永遠在路上。
提升學術產出與認識世界的能力。堅持學術引領,推進“把知識寫在黑板上”向“把創新寫在論文上”轉變。目前,化學、材料和臨床醫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 1‰,ESI前1%學科數16個,學校ESI排名進入全球前0.42‰(國際350位,國內27位);自然指數全球排名75位,列國內高校26位。
努力推進“有組織科研”改革與創新能力提升。學校設立基礎研究培育專項,2021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83項,項目數列全國高校第20位。推進重大項目培育,“十三五”期間,學校承擔(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項目(課題)立項金額超4億元。實施“教授團隊助力企業創新驅動發展”行動,“帶一項技術,立一個項目,搭一個平臺,解決一個難題”,500多名教師對接300家企業,形成校企互動、產學協同的新局面。
產出一批標志性成果。何季麟院士團隊突破性解決高性能ITO靶材制備全流程工序的關鍵技術與裝備“卡脖子”問題,有效推進我國戰略新興顯示產業國產化進程;申長雨院士團隊成功研制新一代航天服面窗等關鍵防護裝置,為“神舟”系列飛船與“天宮”實驗室交會對接作出重要貢獻;劉仲毅教授團隊在苯選擇加氫綠色催化技術領域打破國外壟斷,合作建成亞洲最大的尼龍化工基地、世界最大的己二酸生產基地;劉民英教授團隊成功發明半芳香尼龍制備新方法,解決了尼龍工程材料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私淌趫F隊創新研制的阿茲夫定藥物,成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艾滋病病毒口服藥物和治療新冠肺炎小分子口服特效藥物。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現代化人才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鞭k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落腳點就是在大學對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上。
努力打造河南人才與開放高地。學?,F有兩院院士、學部委員2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7人,教授784人,4400余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比71.25%,形成學術大師引領的現代化河南建設人才高地。
以人才匯聚為基礎,成就區域開放標志與品牌。
學校與世界51個國家或地區的271所高?;驅W術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在校留學生2436人,來自91個國家和地區;外籍教師超過200人。深入推進“中心城市·一流大學”共建,與鄭州市合作設立協同創新重大項目,一批共性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依托洛陽制造業優勢建設現代制造河南實驗室,通過與在洛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努力打造先進制造科技創新和高端人才培養高地。
承載著古老中原大地現代化發展的呼喚,承載著億萬河南人民享受優質高等教育、培養高素質現代化人才的重托,承載著國家創新高地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時代重托,鄭州大學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努力為現代化國家與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科技與人才支撐?,F代化河南與世界一流鄭州大學必將相伴相生、相輔相成。(作者系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鄭州大學黨委書記)
媒體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RG_gS6S7npzsAxPxH2X9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