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1jo9d"><label id="1jo9d"><menu id="1jo9d"></menu></label></tr>
  • <table id="1jo9d"><ruby id="1jo9d"></ruby></table>

    鄭州大學

    《半月談》刊登我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余麗教授文章:?防范算法世界政治霸權

    發布時間:2023年02月12日 信息來源:《半月談內部版》

    《半月談》刊登我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余麗教授文章:?防范算法世界政治霸權

    《半月談內部版》2023年第1期



    防范算法世界政治霸權


    作者:余?麗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在算法技術主導信息傳播的新媒體時代,防范算法世界政治霸權,已成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

    “數字殺傷性武器”

    作為一種數字技術,算法的本質是指導程序如何得出結果,因此具有“中性”特征。但算法技術蘊含的信息權力關系,能影響個人與群體的思想與決策,由此為其發揮“非中性”作用提供了權力基礎。

    算法技術嵌入國際信息媒介,推動了國際信息生產和流通范式的變革,加劇了國際信息資源生產和獲取能力的不對稱性。具體來說,算法技術嵌入信息流通體系后,自動生成和定向推薦等技術實現了從“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傳播范式轉變。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增加了國家行為體對社會不良信息生產和流通的管控難度,甚至沖擊了原有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傳播結構。

    掌控國際主流信息媒介的國家,能夠通過技術嵌入,對對象國等特定群體定向傳播政治新聞,灌輸政治理念和價值觀,甚至可以通過算法機器人定向傳播虛假信息,干擾其政治選舉和政府決策等活動。這自然有助于算法強國攫取國際信息主導權、增強政策決策優勢,從而強化其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正如美國數據科學家、《算法霸權》一書的作者凱西·奧尼爾所告誡,人類需要警惕不斷滲透和深入我們生活的數學模型,它們的存在很有可能威脅我們的社會結構。

    在算法技術的幫助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能夠通過虛擬的、“無邊界”的網絡空間,將虛假的政治信息傳播至世界各地,這無疑增加了他國政府的信息安全管控風險。美國陸戰研究所早在2018年10月就發布了《影響力機器:作為戰略打擊機制的自動化信息作戰》報告,指出人工智能通過算法將含有欺騙性和隱蔽性的“內容子彈”通過個性化的“靶向”推送,可以對受眾人群進行密集的信息“轟炸”。

    算法國際競爭

    算法國際競爭本質上是對信息和知識獲取能力的競爭。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信息的生產和傳播是輸入和輸出的互動過程,算法學習和應用能力的差異造成了國家間意識形態互動結構的失衡。算法學習可以建立針對個人價值取向、政治觀點、行為動向在內的諸多數據觀測點,通過數據訓練建立行動與思想的某種關聯。霸權國能夠分析和預測他國民意和輿論走向,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國內外輿論和政治思想進行精準引導和靶向干預,這其實就是強者制定規則,弱者遵守規則。

    美國通過主導國際社交應用和數據庫資源,利用數據采集和算法分析進行用戶數據挖掘、匯聚整合與關聯分析,從音視頻、文檔圖片等信息中分析受眾國民眾的思想和行為動態,了解民眾的政治傾向、主流民意和輿論走向等,從而實現對他國民眾利益訴求等輿情動態的精準監控,并有針對性地制定意識形態滲透方案,起到同化、顛覆原有思想觀念的政治作用。

    比如,“棱鏡門”事件的爆料人、美國前中情局職員愛德華·斯諾登提供的文件顯示,“五眼聯盟”實施了“網絡魔術師”項目,即在國際網絡空間發布虛假信息,利用社會工程學原理操縱網絡言論。作為“五眼聯盟”之一的英國政府,其通訊總部設有培訓網絡黑客的機構并開展了一系列“在線轉化行動”,包括谷歌、雅虎、蘋果、微軟等在內的國際網絡巨頭皆參與其中。不僅如此,美國網絡巨頭還頻頻利用算法機器人在國際主流信息平臺自動傳播不實的負面信息,通過操縱國際輿論等方式來影響他國的信息秩序。

    隨著算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算法強國對國際信息生產和流通的控制能力將繼續增強,并不斷強化其國際政治話語權,這將助長“算法政治霸權”行徑。

    不斷完善國際與國家安全治理體系

    當今,算法世界政治版圖呈現為美國在算法核心技術領域的絕對優勢,以及美國利用算法技術鞏固和擴大霸權優勢的國際現實?;诖?,消解算法世界政治霸權,必須從國際和國家兩個層面推進安全治理體系的建構和完善。

    在國際層面,一是倡導算法的公平理念。在國際社會中算法權力的失衡,其實質是算法公平的缺失。需要通過公正、公平的運算過程和透明的運算決策結果,來保證網絡空間不同國家行為體的利益平衡和權力對等。二是對算法予以相關的國際法規制,這是包括結果公平、程序公平二者在內的算法公平理念的法律體現。三是建構國際監管機制對算法運行監督,糾正算法偏見不當損害某些國家利益的現象。

    在國家層面,一是加強算法技術的跟進與研發,這是增強國家算法權力的基石、提高國家數據安全保障能力且消解世界數據霸權的技術“武器”。二是設置國家算法監管機構,建立健全算法的法律規制。例如,2022年8月至9月,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相繼頒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和《關于加強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這是中國政府規制算法法治、增強國家安全治理能力的有益實踐,也是我們應對世界算法霸權、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三是重視國際安全合作。作為國家行為體要力所能及地參與算法國際標準的制定。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需要更多的“中國標準”成為算法的“國際標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的建設,推動新的國際安全格局的逐步形成。

    概言之,算法在國際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造成了國家之間權力、利益、和安全的“數字鴻溝”,導致了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國際信息安全上優劣勢的鮮明對比。這也給跨國網絡巨頭和網絡黑客等非國家行為體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多元化的利益空間。隨著算法代碼和技術研發的國際化,各種國際行為體均有機會利用算法技術謀求自身利益,從而對國家算法公權構成一定的沖擊。

    同時,后起國家也在不斷開發先進算法,與算法技術強國爭奪國際權力,從而引發新一輪的國際權力分化和重組。由于算法霸權國家多為算法技術強國,其掌握著最尖端的算法技術,單靠一個國家的國內法和現行國際法規則,很難防范算法政治霸權的侵襲。故此,防范算法政治霸權,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真正實現人類數字時代的“算法正義”。(作者系鄭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河南高校新型智庫當代資本主義研究中心負責人)


    媒體鏈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340633?d=134aff1&channel=weixin


    分享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